在居住後,有人會告別,前往下一趟旅程,有人則是留下。
在這遷徙居住的狀態、適應的狀態,生活器物成為引領人們進入不同狀態的媒介,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存在。安康社區組成因其歷史背景與環境結構相較於周邊複雜,如未成年人口、獨居老年人、單親和身心障礙者與越南華僑等,我們希望藉由主動拜訪的交換計畫,觀察安康社區環境與居民個體的遷移歷程。
而伴著他們生活的種種日常器物,紀錄並回應著安康居民的屬性、生命故事與時間的痕跡,本計畫希望將這些社區中潛在的故事、對話或想法,經由這器具交換的過程被挖掘紀錄出來。
在居住後,有人會告別,前往下一趟旅程,有人則是留下。
在這遷徙居住的狀態、適應的狀態,生活器物成為引領人們進入不同狀態的媒介,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存在。安康社區組成因其歷史背景與環境結構相較於周邊複雜,如未成年人口、獨居老年人、單親和身心障礙者與越南華僑等,我們希望藉由主動拜訪的交換計畫,觀察安康社區環境與居民個體的遷移歷程。
而伴著他們生活的種種日常器物,紀錄並回應著安康居民的屬性、生命故事與時間的痕跡,本計畫希望將這些社區中潛在的故事、對話或想法,經由這器具交換的過程被挖掘紀錄出來。
從農業化學走到景觀領域,畢業於英國雪菲爾(University of Sheffiled, MA)與倫敦Architectural Association, School of Architecture, AA, (MA in landscape Urbanism),曾於英國倫敦Gustafson Porter + Bowman公司擔任景觀設計師,期間參與多項國際景觀設設計案。回臺成立王文心設計工作室,專注環境藝術創作及地景設計。專注於環境藝術及地景建築,作品探討地景與時間動態循環的關係,通過揭示環境及其本質、人和自然的連接場域,帶到可以找到沉默片刻的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