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局社會救助科安康平宅辦公室督導與社工 — 王玉如、胡宜栯
#安康平宅工作者
2023.02.08|陳郁仁 文
居住環境改變之後,加上社宅陸續興建,以及整個社會環境的資訊較流通,慢慢知道什麼是好的生活品質,這些都陸續在安康平宅有很大的轉變。所以人的部分也都慢慢地不太一樣。
社會局社會救助科安康平宅辦公室督導與社工 — 王玉如、胡宜栯
#安康平宅工作者
2023.02.08|陳郁仁 文
居住環境改變之後,加上社宅陸續興建,以及整個社會環境的資訊較流通,慢慢知道什麼是好的生活品質,這些都陸續在安康平宅有很大的轉變。所以人的部分也都慢慢地不太一樣。
王玉如與胡宜栯是臺北市社會局安康平宅社工員辦公室(以下簡稱安辦)的督導與社工,主要工作內容為提供平宅居民生活協助、技能培訓,也舉辦各類關懷活動等。
安康平宅居民皆具有低收入戶資格,因此,協助脫貧是安辦社工的重點工作之一。王玉如說,「環保公職班」是過去頗為成功的計畫,目的是輔導有就業意願的居民報考環保局員工。「有點像考前衝刺班,最後就脫貧,每個月有四、五萬(收入)。」此外,安辦也曾舉辦過各類技能培訓,如美容美髮、花藝設計等。近年舉辦了專為兒少設計的戲劇營,目的是透過戲劇與表達,培養正向的家庭溝通方式。活動結束之後,不少家長向她表示,親子關係獲得改善。
早期的安康有很多狀況,長期下來居民日常的活動範圍以安康平宅為主,與周邊鄰里關係較為斷裂。曾經安康平宅一帶夜晚大多昏暗,也沒有什麼路燈,後來較為明亮,「可能居住的環境改變之後,加上社宅陸續興建,以及上整個社會環境的資訊較流通,慢慢知道什麼是好的生活品質,這些都陸續在安康平宅有很大的轉變。所以人的部分也都慢慢地會不太一樣。」。
隨著興隆社宅陸續完工並啟用,部分安康平宅居民遷入社宅。面臨生活的鉅變,平宅居民容易產生較多焦慮。因此,安辦社工在搬遷過程中,提供他/她們經濟上、生活上,與情緒上的協助。據了解,大部分的平宅居民,在入住一段時間後,都能夠適應社宅的新生活。不過,也有少數居民因缺繳房租而遭退租。社工會了解無法付租金的原因、提供就業輔導及金錢管理,以及告知其他租屋管道。
平價住宅是1970年代社會福利政策下的產物,目前僅存兩棟安康平宅,而福民平宅亦正在拆遷中。平宅的建築形式,宛如那個年代的縮影,記錄下那個年代的點點滴滴。「相較於延吉、福民,這邊應該是最有味道的,像電影都喜歡來這邊拍早期建築物的樣子。」。未來,平宅全數拆除後,臺北就正式向近50年的平宅時代告別了。「拆掉之後,過往的平宅政策其實就結束了,就邁向新的了。」王玉如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