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座】創作者對談:康旻杰 ✕ 洪宜玲 ✕ 廖憶玲 ✕ 朱伯穎 ✕ 陳伯義——然後呢?你們改變了什麼?



展覽《移動的自由》開幕座談邀請到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所長康旻杰教授,與本次展覽創作團隊明日製作所 AABT 總監洪宜玲、 風景映畫創作社 — 廖憶玲 與 朱柏穎、陳伯義 一同來分享場安康平宅觀察與社宅公共藝術創作過程的對談。

━━━━━━━━━━

「創作倫理」一直都是藝術家很重視的議題,如同風景映畫創作社導演朱柏穎在講座中回應:「藝術是中性的,對於私領域的揭露每個人能接受的程度是沒有標準答案的。」因此,比起受訪人簽下受訪同意書,他們更想做到的是「建立關係」,這樣的形式反倒能理解受訪人可公開與不可公開之間浮動的界線在哪裡,也許實際從心裡感受的層次把關,才是負責任的方式。這次展覽的紀錄片《廢墟的獨白》亦是如此,由策展團隊在影片正式播出前邀請所有受訪者進行首映會,蒐集受訪者第一時間觀後的心得,正是確保受訪者在接受與清楚用途的狀態下願意公開播映。講座中有民眾反應在影片中看到被貼為敏感、隱私的物件而感到質疑時,導演廖憶玲也回應:「我們從不會去刻意迴避,我們希望讓大眾意識到,人的狀態就是有這麼多,你不能視而不見這件事。關係的建立讓我們跟受訪者皆能理解彼此正在做什麼,絕非消費或獵奇」。

攝影藝術家陳伯義過去也拍攝過廢墟及私領域題材,綜合過去創作經驗來看,陳伯義提及他隱約都有感受到一個指向:「臺灣在不同的時代、不同族群、不同背景的人他們是怎麼樣生活,這件事是『絕對重要』的」。過去拍攝紅毛港遷村,他親眼見證遷村後一年所帶給居民至深的瘡疤,但若沒有紀錄就不會有線索知道更多。他想,若當時紅毛港遷村有一股力量能接住他們,會不會最後結果就不一樣?這也呼應到他為什麼要在這次展覽中以「全家福」的概念進行創作,以祝福的心情陪伴平宅家庭度過一段時間,就算這段時間可能只佔他們生命歷程中極小的比例,但也不能忽略這件事可能擾動的變化。反思近年因公共藝術相關政策修訂,有大量、更多元的藝術計畫進入社區,但是否有發揮公共藝術這1%的價值呢?

當安康平宅居民面臨從平宅搬遷至拔高的社宅電梯大樓時,鄰里之間互助互信的狀態會逐漸被現代物業管理機制取代,這種物質上的變化他們該如何適應?這是興隆小客廳選擇在社宅尚未完工之前,決定進駐安康平宅的關鍵之一。興隆小客廳被賦予有機組合與彈性調整的特質,駐點期間逐步與居民建立信賴關係,所以當團隊發現部分弱勢族群面臨心理變化與情緒起伏,不願意主動向社工接觸時,興隆小客廳便會成為他們傾訴發洩的管道,後來也形成與社福機構相互連結的橋樑。明日製作所總監洪宜玲說:「若未來我們能打破社宅裡被規劃好的中性空間,透過藝術計畫陪伴賦予功能性,創造一個可以支持家戶個體心理 的重要網絡,那就是我認為公共藝術在社宅裡重要的事情」,而「我們在文山相遇」計畫也持續依照這樣的目標邁進。

最後,康旻杰教授說:「許多對於公共藝術的提問或質疑是『然後呢?你們改變了什麼?』很多人誤會公共藝術是要讓居民來學藝術,但有很大的層次應該是讓藝術家要向居民學習,這些都不是單面向的。這種互相的往來,確實是這個階段公共藝術比較像是一個社會實踐或者是社會實驗,這是我們近年的體會。」 而接下來計畫會朝向如何發展? 誠如講座當天參與者小倩所表達的:「不做就是沒有」。

主持人|康旻杰(臺大城鄉所所長兼副教授)
與談人|明日製作所總監洪宜玲、風景映畫創作社雙導演廖憶玲與朱柏穎、攝影藝術家陳伯義
協辦單位|興隆D2社宅青創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