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生就被宣告罹絕症的陳偉霖,如常的平安對他而言就是奇蹟,而他如今也奇蹟地要步入中年。他已經為自己辦過一場告別式也出版過一本《我的遺書》,和他對話即能閱讀到活在當下的鮮活與幽默,活在當下一直是近年來流行的口號,陳偉霖有著高度的明晰能為讀者指出活在當下的生死觀,甚至是超越了生死跨度。
「唯一能確定的,世界上沒有一個人會被遺棄。」
偉霖一出生時,全身就充滿了斑點,醫生要求母親簽字,才願意將臍帶剪下,經過檢查得知是皮膚癌。偉霖比一般人怕熱,夏天容易中暑,住在頂樓加蓋。他幽默地說:「因為父親跟朋友借錢買了臺冷氣,所以我才可以活到現在。」
偉霖擁有一個例外的生命,因為皮膚很痛,隨時都可能會死亡。身體顯而易見的斑點,讓他體驗過一百種以上的異樣眼光和歧視,但有一個願意支持他去體驗一切的媽媽,生命沒有對錯,活下去就是禮物。在天秤的另一端,面對偉霖隨時可能被剝奪的生命,他的父母親願意在有限的時光裡,給予他無限可能,不曾抹掉他一絲的想法。這是偉霖擁有的第二個例外。
「我最大的侷限是我沒有任何侷限,這其實讓我害怕。」
偉霖的父母對他展現了強大的寬容性。一直以來,他不用為社會的框架訂製一個自己,他清楚的知道:「我的自由是因為我有病」,這更迫使他必須強烈地去思考:「我是誰?我到底在這裡幹嘛?」他必須時時解釋他自己、和他自己以外的普遍性,並從中創造秩序。
2005年第一次面臨死亡最近的距離,手術結束後他暫時又重返人間。他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幫自己舉辦告別式。過去他每天都在倒數生命,這次他主動決定自己生命的最後一天。這場告別式結束後,生命從長期處於否定的狀態開始轉向肯定,他開始跟各式各樣的人連結交流,他從不斷地跟世界索取答案,轉變成一個「給予」的角色。
面對死亡,我們總是三緘其口,遇到偉霖,就成了無法逃避的話題。他創立改變死亡文化組織「死嘢SAY YEAH」,協助尋求者整理人生清單。當死亡得以明晰,我們就能更專注地回到日常的每個感受,因死亡而列出的清單,明確地承載著對生活的愛,當我們注視著這些愛,死亡的恐懼將難以輕易地能對我們構成任何威脅。
主講人│陳偉霖(香港瀕死藝術家、《我的遺書》作者)
提問人│李政道(西城Taipei West Town創辦人)
主持人│洪宜玲(明日製作所總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