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偵探:挖掘生活中的綠手指

#巷弄走路微旅行

2022.10.06|陳郁仁

引路人眾森的劉長青與蔡孟宏在本次導覽中,帶著我們扮演生態偵探,從興隆社宅一帶的自然生態與人文地景的線索中,解讀出木柵地區昔日產業、南島語族遷徙史,以及都市計畫與行道樹修剪的問題。回顧了導覽四大線索:

【線索 ➀:樟樹】
興隆社宅及木柵公園一帶過去是由原生樟樹形成的一片「綠色海洋」。樟樹提煉的樟腦是火藥、賽璐珞(一種樹脂)等產品的原料,日治時期大量外銷至其他地區。從今日的地名(如樟林里、樟樹里等)仍可窺見過去的自然與產業地景。

【線索 ➁:木柵公園】
木柵公園一帶舊名為「下崙尾」,「崙」的意思是山丘地形。過去這一帶山丘遍布,但早期實施都市計畫有一個問題,就是經常未經現地勘查就在紙上「畫格子」,造成今日部分山丘遭剷平、地形破碎不連貫的樣貌。

【線索 ➂:構樹】
構樹是臺灣隨處可見、不起眼的桑科植物,但對於南島語族來說,卻是日常生活中重要的物質文化。學者分析臺灣、東南亞與大洋洲的構樹基因後發現,構樹基因多樣性與南島語族的遷徙路線有關,佐證了南島語族起源於臺灣,一路沿著印尼、新幾內亞遷徙到大洋洲的假說。

【線索 ➃:行道樹】
從行道樹的形態,可能透露出土壤與根系的問題。臺灣行道樹的生長環境普遍不佳,常見的花臺會限制根系的成長,錯誤修剪樹木也是造成樹木不健康的元凶。樹木遭斷頭時,為了求生存,必須長出不符合樹體生長結構、易折斷的「不定芽」。當颱風來襲,就容易造成人財損失。

眾森向我們傳達一個觀念:不管是自然界還是人類社會,了解「機制」都很重要。「沒有先認識樹木結構和生長機制的時候,胡亂動刀,就會造成危險。」他們說道。同樣地,他們舉了1972年美國普魯特伊果(Pruitt-Igoe)社會住宅需被炸毀的案例,指出其失敗的主因正是缺乏機制設計(例如管理)。
當我們對自然與社會環境的機制更了解時,我們才知道地景如何成為今日的樣貌,也才能想像我們要什麼樣的行道樹、怎樣的生態環境、怎樣的共居文化,以及什麼樣的社會。

導覽的最後,眾森教大家蚯蚓堆肥與厚土種植的技術,除了長知識之外,還可以把實作技巧帶回家,一起成為綠手指!

引路人 | 眾森自然工作室 劉長青、蔡孟宏
眾森自然工作室是由一群空間規劃設計師,且熱愛山林探險及野外觀察的夥伴,所組成的自然探索實驗平臺。我們想邀請更多人一同走近自然野地,重新認識及理解,並嘗試「玩」出與自然共好的一百種方法,推動“ Co-Living With Nature ”的生活方式。